时间:2022-09-15 03:13:18 | 浏览:536
横跨信江、连接一江两岸的信江浮桥是每个鹰潭人共同的记忆,漫步于浮桥之上,凉风袭人,水波不兴,这座浮桥不仅方便了通行,更承载着不少市民的珍贵回忆。自2018年拆除后,恢复浮桥一直是许多鹰潭人的共同心愿,不少市民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建议,希望能重新看到浮桥立于信江之上的景象。前期,经过各方共同努力,浮桥主体修复架设工作已近尾声,即将恢复通行使用。其实,这不是信江浮桥的第一次回归,在市民即将再次踏上浮桥之际,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信江浮桥的前世今生。
前世:浮桥的历史也许比你想象的更悠久
鹰潭浮桥的历史,其实比鹰潭“市”更加久远。浮桥始建于民国时期,彼时鹰潭尚未立市,还是一个小镇。鹰潭镇的这座浮桥最早是用木船连接成桥,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过江。1960年,鹰潭信江浮桥重建,仍然为木质结构。1987年,浮桥改建成长250米,宽4米水泥桥船、钢板桥面的新浮桥,材质架构完成升级,通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。1995年,因夏埠大桥建成通车,老浮桥完成了历史使命后被拆除,短暂地淡出了历史舞台。
现在大多数人记忆中的现代钢制浮桥,建成于2013年。浮桥建成之后,极大地方便了信江新区和中心老城区的联系,并与已建成的老码头、太极韵广场和北极阁遥相呼应,营造出秀丽的江边风景,鹰潭人最爱来到这里纳凉闲逛,逐渐地生出了鹰潭市民的城市亲水文化。
信江浮桥托起的不仅是交通,它承载着鹰潭人民对城市历史的记忆,对信江深厚的情怀,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今生:从拆除到恢复,还是不变的那座桥
从民国来到21世纪,信江浮桥走过了近百年的岁月,又迎来了最近的一次拆除。浮桥靠近信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江南水厂取水口,该取水口为整个鹰潭中心城区供水,为保护饮用水源与城区居民用水质量,现代浮桥于2018年8月拆除。承载了新一代鹰潭人美好的浮桥又退出了居民生活。浮桥拆除后,希望浮桥恢复的呼声不绝于耳,对浮桥有深厚情感的鹰潭市民们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,希望能够重建浮桥。如今,鹰潭中心城区供水由江南水厂取水口(信江浮桥附近)迁移至贵溪冶炼厂取水口,污染饮用水源的问题不复存在,肩负着广大市民的诚挚心愿,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浮桥恢复工作,终于在今年夏天有了实效!
细心的读者也许发现了,浮桥工作是恢复,而不是重建。这一词之差,在浮桥恢复工作上就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方案。由于钢制浮桥的使用寿命为20年,自2013年建成,可以使用到2033年,这座钢制浮桥依旧还是个年轻力壮的“青壮年小伙”。因此,将老浮桥重新利用,既可以节约成本,在短时间内高效高质地恢复浮桥,又可以将鹰潭人记忆中的老浮桥真正复刻。
将来:连接一江两岸 浮桥走向智能化
2022年信江流域将实现全线三级通航,鹰潭浮桥处于中间位置,会不会影响以后港区的通航呢?记者向相关部门了解到,为考虑航道长远发展,确保千吨级船舶的通行,浮桥中部设置拱桥通航孔,通航孔宽9米,高3.36米,可供公安、渔政、海事、护桥等执法巡逻船艇随时通过,也可供旅游船、渔船及水面高度不超过3.3米的其他船舶正常通航。浮桥中还设立了一艘机动自航浮船,可以在及时获知航行船只后,在15分钟内同时移开24米的航行通道供来往船舶通行。未来即将恢复的浮桥总长431.2米(包括桩径10米的系船桩8根),桥面宽6米,能够自动化开合的浮桥,必定会成为信江上的一道奇景。
在信江水的不断冲刷中,在鹰潭人民的殷殷期盼中,信江浮桥终于跨过五年的空白,脱去满身的锈斑,以崭新而熟悉的面貌重新显现在我们面前,五年之后,归来的依旧是那座不变的桥!它承载着老记忆、老情怀,又带着新的技术与新的期待,回到我们的城市生活中!
(记者:汪琪)
横跨信江、连接一江两岸的信江浮桥是每个鹰潭人共同的记忆,漫步于浮桥之上,凉风袭人,水波不兴,这座浮桥不仅方便了通行,更承载着不少市民的珍贵回忆。自2018年拆除后,恢复浮桥一直是许多鹰潭人的共同心愿,不少市民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建议,希望能重新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其中提到,完善中文域名应用环境,进一步推动中文域名推广应用。《规划》在域名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,多名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,《规划》强调了主管部门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丨作者:李麻花《1》很多茶客一听到岩茶雀舌这个名字,内心已经历九曲十八弯。“啊,雀舌竟是岩茶?”“喝了这么多年茶,一直觉得雀舌就是绿茶啊。”“这下彻底乱套了,雀舌到底是绿茶,还是岩茶?
#头条创作挑战赛#江阳沽酒客按: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罗文鹤老师写的泸州人民电影院,这次给大家说说“泸州‘电影院’”,这是江阳沽酒客印象最深的一个电影院,虽然如今早就不存在了,但是它基本就是我童年的重要记忆之一,我可以说是一个在电影院旁长大的人
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是古代“丝绸之路”上的名城重镇,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。由于彼此之间的求同存异,相互交融,创造了世界瞩目的“敦煌文化”,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。除了闻名世界的莫高窟之外,还有敦煌影视城、丝路博物馆,阳关、玉门关遗址
确切地告诉你,大雁塔的确有地宫,而且几乎是中国佛塔里价值最高的地宫,根据传说和塔寺的规制,当时的地宫是由唐玄奘进行设计建造的,但现在去大雁塔旅游的时候景区里出现。最近在网上看有一个比较热的问题,就是关于大雁塔是否有地宫,借此聊聊它的前世今生。
此次改建,为了修复“后唐4.0版”大雁塔在地震中的损坏,在原塔的基础上,塔身外层加上了厚。现今的大雁塔恰逢今天周五,又到了双休日的时候,思白生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著名景点大雁塔的前世今生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雁塔,其实是明代第五次改建后的大雁塔。
澎湃新闻综合报道澎湃新闻获悉,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,6月30日,故宫博物院特别策划并上线“新时代·新故宫——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题云展览”。展览借助大量院藏老照片、档案,及全景图片、高精度三维模型、超高清文物影像等丰富的数字资。
丽江古城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。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,丽江古城有据可查的历史沿革为:唐代三探览城时期;民国丽江专员公署时期;
中新网青海龙羊峡7月19日电题:“歪果仁”在青海:夜观“高峡平湖”漫谈“前世今生”记者潘雨洁18日傍晚时分,一整天的阴雨过后,龙羊峡终于放晴。夕阳余晖穿透云层,龙羊湖平缓清澈,水面镀金,浮光微动。龙羊峡地处青海省海南州境内黄河上游,峡谷
“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;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,仅供参考。”本文作者:断南飞雁假期到古都西安玩耍,参观了久负盛名、被西安人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的秦始皇陵兵马俑。威武庄严的秦代军阵,凶猛剽悍的秦军锐士给人留下
19世纪60年代鼓浪屿如何顾盼不凡一个半世纪过去几多岁月更迭她,是否浪漫依然“时潮定影:摄影艺术视域中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”摄影展日前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开展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0日,摄影师从不同时空对百年鼓浪屿的探寻在摄影展中为大
海上明珠鼓浪屿。杨景初摄市民游客参观摄影展。钱静 摄摄于1880年摄于1920年摄于1984年即日起至11月10日,“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”摄影展等您来欣赏100多年来经历了几多岁月更迭?19世纪60年代的鼓浪屿是什么样子?即日起至11月10
但是,由于天寒地冷,道路不方便,游客上山容易下山却难了。有消息显示,截止2018年12月31日晚上九点钟,峨眉山高山区还有约上千名游客等待下山。当然景区工作也很给力,及时提供了热水和干粮,联系并疏导游客到就近的旅馆饭店休息。自古以来,峨眉山
新华社兰州12月28日电(记者张玉洁)“觉色敦煌 莫高精神——敦煌石窟艺术展”2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敦煌艺术馆开幕。展览呈现了有千余年历史的敦煌艺术,讲述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。《都督夫人礼佛图》复制品(段文杰临摹)。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